​苏晖教授:关于人工智能文学的伦理思考

发布者:谢梦雅发布时间:2024-05-10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汤舒雯202459日下午1600,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主编苏晖教授应邀为威廉希官网师生开展了题为“关于人工智能文学的伦理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采取线下进行的形式,本次讲座由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刘红卫教授主持,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文学研究方向师生尽数聆听此次讲座。 

  苏晖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外国文学”负责人,兼任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欧美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戏剧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等多项课题,著有《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和《黑色幽默与美国小说的幽默传统》、主编《美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等学术著作、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马工程版《外国文学史》编写,合作主编《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五卷)、马工程《外国文学作品选》(上下)等著作和教材;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多种奖励。

  在本次讲座中,苏晖教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考察和反思了人工智能文学的嬗变,剖析了机器写人和人写机器两类作品存在的差异,并且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文学的发展路径和前景。苏晖教授首先探讨了科幻文学中描写的人工智能形象以及其中的机器人伦理与人机关系,认为其中表现出的人机关系主要有三种,并以中外科幻作品《克拉拉与太阳》、《乔二患病记》、《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童童的夏天》等为例,做出了详尽的阐释。苏晖教授特别强调了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对机器人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定律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未考虑到人类内部的复杂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冲突。其次,定律忽略了机器人是否具备判断行为是否伤害人类的能力,尤其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复杂情境下。第三,定律忽视了机器人与人类长期相处可能产生的情感问题,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第四,定律缺乏辩证统一观,未能看到主仆的地位会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最后,定律具有理想主义倾向,未能预见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可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后果。这些问题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得到了反映,揭示了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关系和潜在问题。苏晖老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这种思考已不仅仅停留在科幻作品中,而是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机器人伦理学的提出与兴起也进一步表明了对人机交互、自由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的重要性。

  接下来,苏晖教授从人工智能写作与人类创作的伦理差异入手,将柳永的《雨霖铃》和契科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同微软小冰、文心一言及Chat GPT创作的作品对比,总结归纳了人机写作的四处差异。苏晖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写作极易走向同质化、抽象化、说教化,脱离了社会语境和历史文化内涵,创作者和人物无法在伦理困境中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

  面对人工智能写作对传统文学及其研究带来的挑战,学者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不同看法。人工智能写作为传统文学打开了全新的语言和文体空间,但也有诸多不足。苏晖教授指出,对于人工智能写作的发展,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既要期待其创造性的发挥,也要警惕潜在的问题和挑战。此外,苏晖教授讨论了人机协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机器伦理问题的关注。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合作创作可能成为主流,但需要解决伦理嵌入和情感培养的问题。最后,她提出了将经典作家数字化、虚拟化的想法,期望未来科技能够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文学的无限可能性。

  在讲座结束后,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师生同苏晖教授就该讲座主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补充与拓展,探讨了戏剧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可能性。在愉快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中,这次讲座圆满结束。苏晖教授关于人工智能文学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具有前沿性,激发了外院学子对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以及科幻文学研究的热情